【校庆】公卫·芳华︱公共卫生学院事业发展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0-10-28

公卫·芳华︱公共卫生学院事业发展座谈会

      岁月流逝,芳华似花。在首都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10月28日,我院举行了“公卫·芳华”学院事业发展座谈会,邀请自建院以来的离退休教师重返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与师生代表欢聚一堂,追忆峥嵘往昔、畅谈今日成就、展望美好未来。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肖荣、院长陈瑞、党委副书记牛丕业、副院长韩优莉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共同出席。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牛丕业主持。

       党委书记肖荣致辞,首先向与会人员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10年间,公共卫生学院教职员工及专职教师数量增长近一倍,其中不乏各类杰出人才,构成了蓬勃发展,不断进步的良好学院氛围。学院始终将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作为我们的重要使命。回顾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公共卫生学院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几代人的奋发图强和领导的殷切关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知肩负学院未来发展重任,承上启下的接力棒如何传递下去,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我们将向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公共卫生学院的目标不断迈进。

       院长陈瑞首先通过对自身学习、工作经历的讲述,表达了自己的”根”始终在公共卫生专业。随后详细介绍了学院各个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与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表示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与各位前辈在学院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他希望各位前辈们能够继续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并与青年教师加强交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随后,在欢快而热烈的气氛中,老教师们畅所欲言,动情分享自己在首医的工作心得与难忘故事。

       崔树起老师回忆起88年建设预防医学系初期我们面临着“招生”、“专业建设”等重重困难,但全体老师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积极对外交流学习,并与北京市CDC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北京市各类资源,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学科道路。

       孔祥环老师也表示,我院在建立之初,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对于学科课程建设,大家只能逐步摸索。但现在让她倍感欣慰的是,学院不仅在学科建设方面蒸蒸日上,同时拥有了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公共卫生医学教育人才。     

      戴红老师讲到,在得知学校要建立康复医学专业后,她毅然放弃自己多年以来从事的临床专业。虽然条件艰苦,但就是凭着那一腔热情,带领着教研室的老师和学生发展社区康复预防研究。

       杨凤池老师谦虚地说自己来自“公卫学院的小学科”。他表示在学院初创时期,学位点申请十分艰难,心理教研室为学院卫生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等学位点申请中补充了大量的材料。最后杨凤池老师祝福学院在学术水平与学科建设能更上一层楼。

       崔小波老师回顾了我院全科医学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他表示无论建立怎样的学科,实际上都是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如果单纯追求某些理论的发展,是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的。他希望全体公卫医学生可以增强社会人文学科学习,实现 “人文公卫相结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还需要插上人文的翅膀。

       赵荣箱老师回忆起过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依然记忆犹新。建院初期,面对学生专业认可度不高、思想较为复杂的情况,她无私奉献,通过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与陪伴,为学生们排忧解难。学生们亲切的称呼她为“赵妈妈”。

       苏忆兰老师表示,随着年岁的增长,忘却的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多,然而忘不了自己是“公卫人”。作为学院建设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为今天所取得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对学院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并期望尽己所能贡献力量。最后,她亲切的说道:“虽然我们已经退休了,但今天来到这里却仍是家的感觉,是我们这一生最幸福的高光时刻”。

       褚金花老师回忆到,早期建立预防医学系时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力量也十分薄弱。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以蒋志诚老师为代表的一批来自北医的老师,无私的提供了教育教学乃至科研上的帮助,保障了学生们的学习科研条件。褚金花老师嘱咐大家要发扬建系早期时的“互帮互助,注重交流”与“一切为了学生”的精神,将公共卫生学院越办越好。

       吴萍老师讲述到自己曾在公卫学院工作17年,对公卫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走到哪里始终都是“公卫人”。她希望学院继续坚持“三位一体”的办学方式,进一步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黄京燕老师表达了对老一辈人公卫人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她表示作为后辈应践行老一辈在党建工作中的光荣传统,弘扬实干精神,传承首医之魂,脚踏实地地做学生的贴心人。

       在建校甲子年之际,老、中、新三代公卫人共聚一堂,共同回忆那段筚路蓝缕,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将始终牢记“公行天下、卫戍健康”的公卫人使命,追求卓越,努力将学院建成与首都医科大学发展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一流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