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始建于1988年,由校本部和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简称北京市CDC)组成。经历了由预防医学与临床营养教研室、卫生学系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的发展历程。2006年,获得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MPH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列入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自2006年建系以来,在学院领导和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下,学系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明确了学系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教  授:肖荣、余焕玲、苑林宏、陈汉清、王蕾

副教授:李鹏高、麻微微、席元第、周催、崔杉杉

讲  师:杨春、蔡夏夏、高敏、郭馨婧、王涛

一、学科队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已形成了一支学风正、作风硬颇具实力的教学科研团队。目前本系有教师16人(北京市CDC 8人);教授 5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其中学术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拔尖人才1人;导师队伍逐渐壮大,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5人;同时,聘请了兼职教授1人,国内名师1人,并不定期邀请著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授前来进行学术交流与讲座。

二、教学工作:学系承担学校预防医学专业(3年制和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年制、5年制、7年制)、基础医学专业本科、国际学院留学生以及研究生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及其相关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课间和毕业实习工作,总计12门课程,300多学时。开设的主要课程有:(1)本/专/专升本科必修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预防医学(A、B、C)、社区预防、公共卫生导论、专业外语;(2)本科/长学制选修课:人群营养与健康;(3)研究生课程:疾病的营养学进展、疾病分子营养学、食品安全科学进展;(4)国际学院留学生纯英语课程:预防医学、人群营养与疾病。

在组织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计划的同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2007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被批准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

5年来,主编或参编10余部卫生部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主教材和/或配套教材的编写。于2006年11月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高级研修班”,扩大了对外影响,提升了学科影响力。

三、科研工作:积极开展课题申报、学位点申报和学术团队的建设工作,现已形成具有特色的 3 个研究方向:

1、疾病分子营养学主要研究膳食或食物有效成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与膳食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尤其是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营养干预研究,充分利用首都医科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神经生物学)和多所附属临床医院的资源,建立了植物化学物质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平台,承担国家级、市级及其他课题10余项,取得较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2、食品安全学主要研究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食品污染物和兽药残留检测,暴露评估以及环境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毒理学等。目前,在食品中激素的多残留检测技术、β-受体激动剂的多残留检测技术及四环素和奎诺酮类化合物的多种类多残留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取得了前沿性研究成果。

3、临床营养主要从事重症肝炎的营养支持研究,阐明并建立了①慢性重型肝炎营养支持治疗规范,包括慢性重型肝炎营养不良评价体系的建立、慢性重型肝炎营养支持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适宜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②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代谢状态的评估;③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研究团队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部级课题资助,共获基金资助200多万元。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学系建立了分子营养学、机能研究、污染物检测和细胞培养实验室;可从事从基因、细胞到组织器官水平的一系列研究。自2004年以来,在全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校级科研课题近30 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专项 4 项(市CDC 3)、国家“863”项目3项(市CDC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卫生部基金5 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项、北京市教委、科委科研基金4项(市CDC 1)、校级科研基金5项,获中国营养学会和北京市卫生局科研项目4 项(市CDC 4),其他来源的课题2项(市CDC 1)。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或联合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近30篇。

四、人才培养:目前,本学系招收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承担营养、食品卫生学硕士和营养流行病学博士的培养工作;每年平均招收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研究生1人。除此之外,招收MPH学生。

五、对外交流:学系在教学科研工作之余,重视对外交流,积极参加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会议发言或墙报交流。同时,为加强交流与合作,学系不断派出骨干教师到国内相关实践单位如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等学习实践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派出骨干教师到国际知名大学学习新的科研技术,感受先进的教学科研管理模式,提高业务能力。

六、学科发展规划

今后,本学系的发展目标是:抓好学科梯队和学系文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力争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预防医学类学科,进入国内同行的先进行列。具体的发展规划如下:

在注重引进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同时培养现职教师,提升学术梯队的综合实力;顺利完成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并初步实现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及博士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完成设施完备、软硬件配套的实验室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完整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推进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之上,成功申报北京市精品课程,并提升双语教学水平;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兼顾的科学研究体系,争取申请到多项国家级课题,争取一定数量的国内合作课题,并发表SCI或国内核心期刊收录的高质量科研论文,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方向和校级创新团队。通过全系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把我系建设成为具有高质量教学、高水平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教风、学风优良的全新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为创办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本科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