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荣章教授研究团队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通道等温扩增CRISPR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发布日期:2024-01-15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郝荣章教授研究团队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通道等温扩增CRISPR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该专利技术避免了等温扩增反应和CRISPR检测的相互干扰,显著提高了核酸检测效率。

基于核酸扩增的检测技术在传染病或其他重大疾病的筛查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等温扩增CRISPR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适合现场条件且准确性相对较高的核酸检测技术。该检测技术的反应过程维持在恒定温度,不需热循环过程;将CRISPR与等温扩增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常规等温扩增和CRISPR技术的联用通常在离心管中进行,虽然检测效果较好,但两步反应的开盖操作可能会增加气溶胶污染的风险;而将两步反应集于一个管子的一锅法反应使操作更加简单并减少气溶胶污染,但CRISPR顺式和反式切割特性可能对等温扩增反应产生抑制,同时其切割可能导致核酸模板数量锐减,导致检测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在降低气溶胶污染的基础上,保证检测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郝荣章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用于多通道等温扩增CRISPR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包括两个液路、两个阀门以及一个盖板。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进行等温扩增CRISPR检测时,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能够使等温扩增反应和CRISPR检测相互隔开,均独立完成,有效避免了等温扩增反应和CRISPR检测同时进行,导致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进行等温扩增CRISPR检测时,等温扩增反应和CRISPR检测均在全封闭无污染的内部环境下进行,且操作者只需推动活塞即可实现液体的转移,无需传统两步法操作时的液体开盖转移,降低核酸模板进入环境而产生气溶胶污染的风险。

该微流控芯片在多通道等温扩增CRISPR检测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专利从申请到授权仅用时6个月;核酸现场快速检测领域的科研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专利证书



 郝荣章,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呼吸道病原及相关疾病的微流控纳米生物传感与器官芯片技术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863青年科学家专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项目、首都医科大学优秀青年人才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Biosens & Bioelectron、J Hazard、 Lab Chip、Clin Microbiol Infec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和Lancet发表letter各1篇,总被引2800次(单篇被引100次以上论文7篇),主编《传染病信息学概论》(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研究成果在新冠应急检测和埃博拉国际一线救援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多次应用,荣获北京市科协评选的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论文奖、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预防医学领域唯一),兼任中国研究型医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